【云南元謀】水電移民喜搬新家 幸福生活揚帆啟航
本網訊(吳維東 仲顯丹)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是我國目前規劃建設的第四大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干電源。2020年6月29日,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它的建設,離不開廣大移民群眾的支持。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作為烏東德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人數最多的縣,共涉及江邊、姜驛、物茂、黃瓜園4個鄉鎮移民群眾10677人,規劃建設了甘塘、瓦渣箐、啟憲三個安置點。如今,移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如何?
在元謀縣瓦渣箐移民安置點,村民楊曉亮正和妻子在自家門前的菜園里采摘辣椒,楊曉亮開玩笑地說,記者來得真是時候,要是平時,還不一定能夠遇到他們。如今,他們一家都是“上班族”了,他和妻子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和種植基地打工,大兒子夫妻倆在縣城開了一個摩托車修理店,小兒子夫妻倆也在縣城打工,每個月的收入相比以前增加不少。
瓦渣箐移民楊曉亮
“我家現在一天的總收入有幾百元,一個月下來,能有幾千甚至一萬元左右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楊曉亮說。
說起搬到瓦渣箐安置點的變化,楊曉亮滔滔不絕。這次搬遷,改變了他家四代人的生活。過去他們一家四代11口人,全部擠在老家的土房子里,如今,搬到安置點以后,按照戶口及人口,家里獲得了五宗土地,建起了五套住房,每套住房都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每個房間都安上了空調,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搬到瓦渣箐以后,我們幾代人都各有各的房子了,新房子更寬敞,日子更好過了。”楊曉亮說道。
如今,楊曉亮一家不僅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房子,有了穩定的收入,父母看病就醫、孫子孫女就學也有了保障。
元謀縣元馬小學翠峰校區
楊曉亮感慨地說:“從家里出發,幾分鐘就到學校了,元馬小學教學條件很好,孩子在這里讀書很放心。就醫方面,以前在老家的時候,要花半天時間才能到縣城,現在我們距離縣醫院也就幾分鐘的路程。”
元謀縣瓦渣箐安置點
在元謀縣瓦渣箐移民安置點,像楊曉亮家一樣,生活發生巨變的移民還很多。截至2020年6月底,瓦渣箐移民安置點1210戶民房建設任務中,除5戶暫緩建房外,1205戶民房主體、裝修已全部完工,民房初驗交房1143戶,移民搬遷入住1194戶,共計4127人。如何讓移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成了安置點指揮部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元謀縣瓦渣箐移民安置點指揮部指揮長段光顯
據元謀縣瓦渣箐移民安置點指揮部指揮長段光顯介紹,下一步,將加大對移民的培訓和教育,特別是技能培訓和外出務工培訓,增加移民收入。
元謀縣城通往瓦渣箐安置點的移民大道
從元謀縣城到瓦渣箐安置點,移民大道筆直寬敞,沿線路燈、綠化樹一應俱全,安置點內,村間道路、機耕道已經硬化,村級衛生室就在家門口,人均一畝的土地已經分配到戶,灌溉管網建設正有序推進,家畜飼養區也已經規劃完成。
“我們B組團普勒村,今后將會是一幅瓜果飄香、牛羊雞鴨成群的生活美景,明年以后,我們這里就是綠色康養基地了,我們還要更努力工作,把日子過得更好。”談到未來,楊曉亮充滿憧憬。
元謀縣甘塘安置點
截至8月5日,元謀縣已完成移民搬遷3102戶10667人,三個移民安置點均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甘塘、瓦渣箐安置點硬化、綠化、亮化、凈化工程已完工,江邊集鎮安置點硬化已完成,亮化、綠化、凈化工程正在實施,土地開發整理和分配工作正有序推進,廣大移民群眾將在新家園開創自己的幸福生活。
元謀縣甘塘安置點
本文文字、圖片、視頻來源:楚雄廣播電視臺 元謀縣融媒體中心